logo
tel

福羲國際(香港)拍賣顧問有限公司

FUXI INTERNATIONAL(HK) AUCTION CONSULTANT CO.,LTD.


Boutique exhibition

精品预展

楊彭年製 曼生井欄壺
    发布时间: 2022-11-17 09:18    
楊彭年製 曼生井欄壺
斷定/款識
Years

/

H規格
Specification

MD:7.2cm H:8.2cm

數量
Number
1件
1pc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HKD 4,200,000-4,500,000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DEC 28,2022  AUTUMN AUCTIONS


注:1.阿曼陀室,陳鴻壽之室名。陳鴻壽(1768-1822),浙江錢塘(今餘杭)人,字子恭,號種榆道人,曼公,曼龔,夾穀亭長,胥溪漁隱等,西泠八家之一,善書法,篆刻,嘉慶十六年(1811)左右,任溧陽縣宰,好紫砂工藝,自繪紫砂壺十八圖樣,請楊彭年及楊之弟妹並邵二泉等製壺,自在壺上書、畫、銘刻,稱“曼生壺”。據考證阿曼陀室,應為陳鴻壽在“桑連理館”中所辟一室,專給楊彭年、楊鳳年一家眷屬製作紫砂器。其章款,滿溢金石之氣。而從傳世品來看,凡屬此款者皆曼生壺之精品,為文人壺巔峰之作

2.彭年即楊彭年,清嘉慶、道光間宜興製壺名手。荊溪人,生卒不詳。彭年弟寶年、妹鳳年,都是當時製壺高手。一門眷屬皆工此技,名聞一時。彭年善於配泥,所製茗壺,渾樸工致。傳大彬手捏法,雖隨意製成,仍具天然之致。嘉慶間陳曼生做宰溧陽,與彭年合作製壺,世稱“曼生壺”,為世所珍。彭年後又常與瞿應紹、朱石梅、鄧奎等人合作製壺,所做之器皆為佳品。

此拍品楊彭年製曼生井蘭壺泥色沉穩,質感溫潤,顆粒豐富,做工精湛。作品為柴窯燒製,略帶窯變的色澤變化,遠觀整體統一,近觀則富於細節變化。此壺造型樣式古樸周正、銘文文辭優雅。平蓋、直腹與圓肩、橋鈕形成曲直的對比變化,形體單純而個性鮮明,適合銘文佈局。陳曼生在傳承和整合前人的藝術成果中,提出了“擷古諸家之意”師古而“集大成”,其作品自成一體。陳曼生在宜興當地為官居住六年,將其對茶事、茶壺的理解,傾注到該作品之中,流露出平易古雅的生活意趣。此壺為曼生壺中的精品,充分顯現了陳曼生師承萬物、古為今用的設計理念,體現出深厚的學養和哲學觀。他將自然淳樸的道家風骨,雅正端莊的儒家審美格調,以及濃郁的宗教關懷融於作品,堪稱以造型和裝飾體現傳統文化精神的典範之作。他將千年古寺中的石井造型和銘文作為茶壺的藍本,展現給我們一幅古代生活的文化場景。此壺同時表達了陳曼生對古代文化和生活的崇敬和嚮往,以求福澤深厚、健康長壽,並通過銘文將這一主題深化和詮釋,起到了珠聯璧合的作用。銘文刀刻精湛,充滿文人的書卷氣息。銘文中所刻“此是南山石,將來造井欄……”是講以南山的基石用作井欄,萬代不朽,其靈性至此,必與佛有緣,並指代飲此壺所泡之茶將與佛結緣。

銘文:維唐元和六年,歲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門澄觀為零陵寺造常住石井闌並石盆,永充供養。大匠儲卿郭通以偈贊曰:此是南山石,將來造井欄,留傳千萬代,各結佛家緣。盡意修功德,應無朽壞年。同霑勝福者,造於彌勒前。

鈐印:阿曼陀室 彭年

參閱:《砂壺匯賞》P122,南京博物院、臺灣成陽藝術文化基金會,2004年。



来源: | 作者:pmo677aba | 发布时间: 2024-07-18 | 228707 次浏览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