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漢代 HAN DYNASTY |
規格 Specification | 通高:4.6cm H:4.6cm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HKD 600,000—80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4 SPRING AUCTIONS |
新疆河產黃玉最是珍罕,明高濂在《遵生八箋·燕閑清賞》中就論道:“玉以黃玉為上,羊脂次之……”每年春秋兩季貢玉中,良者萬裏不擇其一。現藏於上海博物館中的乾隆御制款黃玉花觚,就是這一時期玉器精品中的偉器,在中國古代玉器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本品即以黃玉為材,燦然黃玉,如逢三秋,蒸栗其裏,玉質金相,因玉材稀少,自古難求。其圓雕辟邪,首回扭微昂,呈伏臥狀,頭生單角,雙目圓睜,趾爪鋒利,四肢緊緊貼於體側,卷尾盤於後背,造型小巧,形態逼真。整體包漿潤澤,古意十足,《小爾雅·廣言》有:“辟,除也”。辟邪之義,是驅走邪穢,被除不祥,古代織物、軍旗、帶鉤、印紐等物,常用辟邪為飾。此黃玉辟邪周身未雕琢繁雜紋飾,基本光素留白,並保留了一些玉石原本的璞皮質色,目的在於盡顯玉材質地溫潤之美。正如東漢文學家王逸在其著作《玉論》中贊玉之色為:“赤如雞冠,黃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純漆,謂之玉符,而青玉獨無說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時有,而黃赤者絕無”,黃玉之珍貴,可見一斑。此器所用黃玉品質絕倫,雕琢、掏膛、打磨工藝精細,不失為是一件難得的黃玉雕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