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el

福羲國際(香港)拍賣顧問有限公司

FUXI INTERNATIONAL(HK) AUCTION CONSULTANT CO.,LTD.


Boutique exhibition

精品预展

大清乾隆年製禦制洋彩鳳尾草地西番蓮鏤空萬壽無疆雙龍耳轉心瓶
    发布时间: 2024-11-28 11:43    
大清乾隆年製禦制洋彩鳳尾草地西番蓮鏤空萬壽無疆雙龍耳轉心瓶





















斷定/款識

Years

大清乾隆年

QING DYNASTY

規格

Specification

H:51cm

數量

Number

1件

1pc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EUR 2,000,000-3,500,000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2024 AUTUMN AUCTIONS

轉心瓶是乾隆時期宮廷御用珍品,由內外瓶和轉心裝置組成,通過鏤孔觀察內瓶變化畫面。 其製作工藝複雜,裝潢紋樣豐富,體現了乾隆皇帝的喜好。 轉心瓶僅專供宮廷,取悅帝王之用。 無怪乎許之衡在其名作《飲流齋說瓷》中記載,“瓶之腹玲瓏剔透,瓶內更有一瓶兼能轉動,若是者,名曰‘轉心’,乃內府珍賞殊品也”。 據清宮瓷器檔案記載,最晚在乾隆八年四月時,唐英、老格等人就已經研製出了“夾層、玲瓏、交泰等瓶共九種”奏報送京呈進皇上。 《唐英奏折十三號》記載:“……奴才又新擬得夾層玲瓏交泰瓶等共九種(即冬青釉、黃地青花、粉彩、珐琅彩等器),謹恭折送京呈進。其新擬各種系奴才愚味之見,自行擬造,恐未合適,且工料不無過費,故未敢多造。伏祈皇上教導改正,以便欽遵再行成對燒造。轉瓶的製作難度很大,要把外瓶的底部製成雞心狀的鈕,把內瓶的底心做成雞心狀的槽,鈕和槽要絕對吻合。尤其是要考慮外瓶和內瓶的乾燥率,以及掌握好燒成後的收縮率。稍稍不注意,造成鈕和槽不吻合的話,即便前面再多的辛苦也是白費。所以,製作轉瓶的代價十分大,往往是“百裡挑一” 。不過,“上之所好,下必甚焉”,都是供給宮廷的東西,取悅皇帝之用,自然是不計成本的。 這一“轉”裏,是破靜為動之美,是爐火純青之功,是乾隆爺更是中國制瓷業的審美巔峰。 本品為乾隆年間流行的長頸瓶式樣,造型為長頸、豐肩、鏤空圓腹,外撇圈足。 瓶內和瓶底皆施湖綠色釉,底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款,署款樣式在乾隆時期洋彩瓷器上是最常見的款識。 此外,瓶頸兩側有一對醬釉描金夔龍耳,這種仿古的夔龍造型裝潢在乾隆一朝的瓷器中很常見,轉心瓶亦有所應用,如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粉彩鏤雕夔龍紋轉心瓶〉。 本品器腹開光的中心為銅錢紋樣,內瓶以青花繪上蝙蝠祥雲紋,而錢幣與蝙蝠的紋飾組合有「福在眼前」之意。 內膽瓶腹,則彩繪上龍舟競渡的繪畫,觀賽的人群聚集在河岸邊或樓臺裏,原本靜止的龍舟,隨著內瓶的轉動,似乎可以看見龍舟正在劃動的熱鬧景况,龍舟上各人動作形態各異,增添了如臨現場的觀賞趣味。 乾隆皇帝素來重視節慶儀式,器物上也可看見以端午節為裝潢的主題,本品器腹中央的萬字紋有吉祥的寓意,加之內瓶的龍舟圖,極大可能為端陽節的貢物。 本品充分表現了乾隆時期釉上彩瓷的精細,與純熟的雕鏤技法,其精緻的製作工藝,以及豐富絢麗的色彩與裝潢手法,無一不是精雕細琢之作,而內瓶繪有畫像的轉心瓶在傳世作品中亦少見,本器可謂是清代精品工藝的代表,本品一方面彰現了清代做工之精巧,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乾隆皇帝在這類瓷器欲展現的自我風格。

參閱故宮物院明宣德青花折枝花紋雙耳扁壺

清乾隆鬥彩蒼龍教子圖夔龍耳抱月瓶

来源: | 作者:pmo677aba | 发布时间: 2024-07-18 | 170007 次浏览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