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中華民國 REPUBLIC PERIOD |
規格 Specification |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EUR 100,000-15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4 AUTUMN AUCTIONS |
1909年清政府改組全國銅元局,鑄幣權歸中央,並將各地造幣廠並為九個分廠,天津為總廠,並頒佈了《造幣廠章程》,以防止偽造。至此天津的戶部造幣總廠成為全國貨幣製造中心。為進一步提升製幣品質,造幣總廠於宣統二年底(1910年)禮聘義大利人喬治(Luigi Giorgi) 任總雕刻師,並於次年(1911)春提出方案打製新版大清銀幣——“宣統三年大清銀幣”,並預製五款樣幣呈送供當局以備挑選。
五款設計中錢幣正面方案近似但字體及花飾略有區別,背面蟠龍則有長須龍,短須龍,反龍,大尾龍及曲須龍。經最終核定後曲須龍交付生產,這便是著名的“大清宣三”銀幣。五龍之作者尚有一定爭議, 但就表達風格而言可分為兩派。曲須龍,大尾龍與反龍均具有西洋派之立體美感,應屬喬治之手筆。長須龍與短須龍表現手法較為平面風格線條更為簡潔,應是造幣總廠本國雕模師之作品。與同一時期造幣總廠所發行的其他幣相比,風格更為接近“宣三小毫龍面”。因而長須龍的作者有可能是餘子貞。
雖幣背面刻有“大清銀幣”字樣,但這枚幣卻是純金打造。這是為更好的展現樣幣之設計,專供上呈之用而有意為之。因此該金質樣幣存世僅有寥寥數枚,被認為是中國機製幣史上最有價值的錢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