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宋 SONG DYNASTY |
H規格 Specification |
D:22.3cm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HKD 600,000-80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DEC 28,2022 AUTUMN AUCTIONS |
本品洗敞口,寬平沿,圈足。造型雋秀端莊。通體施青釉,釉層較厚,釉色青翠嬌艷,釉面凝膩具溫潤光澤,整器周身遍佈翠亮瑩潤的冰裂紋,紋線交織細密,是為彰其古韻悠然。除足底一圈露胎外,其餘部分滿施青釉,釉面均勻流淌,發色純潤,盡顯龍泉窯青釉之美感。龍泉窯是中國瓷業史上的青瓷名窯,至北宋中期開始即已初具規模,北宋晚期時,龍泉窯就已經為宮廷燒造瓷器。龍泉窯自創燒以來,以青釉聞名,是我國青瓷工藝的歷史高峰,宋代窯工創造的龍泉青瓷則是將早期青瓷和唐代越窯青瓷發揮到極致,馮先銘先生稱讚道:「它是巧東天工的人工製造的青玉,宋代龍泉青瓷的每一個碎片,至今仍令我們為它的釉色所順倒。〞由於南宋時期,使用石灰堿釉,經過多次素燒和多次上釉,使釉層原而不流,釉色青翠似玉,瑩潤典雅,深受當時的宋代宮廷賞識並為後世所推崇。
宋代陶瓷海外貿易空前繁榮,繼續沿襲唐代朝貢貿易和市舶貿易形式。福建和廣東地區開始出現以生產外銷瓷為主的窯場。北宋時期廣州繼續成為全國第一大港口,泉州地位上升,北宋末期龍泉窯青瓷和福建地區陶瓷開始外銷。南宋以後,泉州取代廣州成為第一大港。優越的地理位置,為景德鎮窯、龍泉窯和福建地區窯場的瓷器外銷提供了便利。從泉州出發的外銷瓷大量銷往東南亞和西亞地區。南宋時期龍泉窯青瓷成為青瓷外銷的主體。龍泉窯是中國製瓷歷史上燒造時間最長的瓷窯系之一,早於三國兩晉時期便已出現,因其瑩潤蒼翠的釉色為人們所喜愛。據《處州府志》記載,龍泉窯「極青瑩,純粹無瑕,如美玉」。因燒造之器物釉色純正,品質極高,其中粉青釉、梅子青更是達到了青瓷釉色絕美之境界,龍泉青瓷因而成為宮廷御用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