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清 QING DYNASTY |
H規格 Specification |
H:41cm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HKD 1,200,000-2,20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DEC 28,2022 AUTUMN AUCTIONS |
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瑯”,掐絲琺瑯是一種複合工藝品,它由多道工序組成。 一般以銅做胎(少數以金或銀為胎),胎子成型後,再用細長銅絲根據裝潢所需,焊接在胎體表面; 然後將琺瑯釉填入凹陷的花紋之中,入窯焙燒; 因其焙燒後凝結的琺瑯釉會收縮,所以填釉、焙燒的工序需要重複多次,才能使琺瑯釉完全充分的填充在盤絲的凹陷位置; 燒好之後,還要進行打磨、鍍金等工序方可成器。 正是由於掐絲琺瑯器製作工藝複雜、科技要求嚴格、成本高等因素,故掐絲琺瑯科技自傳入中原以後深得皇家喜愛,就被實力雄厚的皇家所壟斷,秘藏深宮,非一般百姓所能享用。 至明初尤盛。 明代“御用監”為製作琺瑯器的官方機構,其所出琺瑯器質精工致,時人曹昭於《格古要論》中首次記錄了琺瑯工藝的淵源、特點和用途, 專門評述曰“內府作者細潤可愛。這種工藝製作的器物造型特異,製作精美,圖案莊重,色彩富麗,金碧輝煌,至清代的景泰藍工藝更加成熟,胎薄,掐絲細,彩釉也比明代要鮮豔,花紋圖案繁複多樣,金色絢爛,尤以乾隆時期製作最為華美。
此件拍品景泰藍龍鳳紋梅瓶,端莊典雅,挺拔飽滿,呈小口,短頸,豐肩,腹部下斂,瓶體修長。 以優質銅料為胎,渾厚拙樸。 採用景泰藍工藝,通體以天藍色琺瑯為地,以龍鳳紋為主體紋飾,雲鶴紋加以點綴,銅胎質地厚實,包漿古舊,釉面光澤潤和,色調濃郁雅正,釉色豐富透明,玻璃質感強烈。 底部落“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款,此拍品器形完整,保存情況良好,形製、釉色和紋樣皆佳,具有極高的收藏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