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清 QING DYNASTY |
規格 Specification | H:22.8cm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HKD 200,000—40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4 SPRING AUCTIONS |
梅瓶是古代瓶式之一,許之衡《飲流齋說瓷》:“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唐代見有白釉器。在遼代墓葬壁畫中所繪梅瓶用來插花,作為陳設用瓷。宋代時期稱為“經瓶”,河北磁州窯梅瓶書有“清沽美酒”、“醉鄉酒海”等字樣,應原為酒具。明代中期後,用途有所改變,成為文人墨客幾案上插花的花瓶,清《陶雅》中就有“古以瓶貯就,今以瓶插花”一說。故清時梅瓶大多無蓋。北京故宮儲秀宮東次間陳列有相類似之作,可作參照。
瓶唇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斂,近足處微撇,平底內凹成圈足。造型俊秀若少女亭亭玉立,纖巧的形態與常見清代較為寬厚之梅瓶迥然不同,觀之確有增一分則拙、減一分則陋之感。其胎質細膩,內壁及底施白釉,青色泛青;外壁施黃釉,釉面光潔,釉色飽滿,流淌自然,發色嬌美,猶有弘治“嬌黃”風采。如此件黃釉梅瓶,傳世極為少見,多見者紅釉及藍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