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明 MING DYNASTY |
規格 Specification | 通高:28cm H:28cm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HKD 6,000,000-8,00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4 SPRING AUCTIONS |
度母,梵名爲Tara,全稱「聖救度佛母」,我國古代稱之爲「多羅菩薩」。度母實爲觀世音菩薩之化身,有二十一種化現,而綠度母則爲所有度母之主尊,總攝其餘二十尊化身之所有功德,能救八種苦難,故又稱爲「救八難度母」。此尊就展現了綠度母慈悲護持,濟世度人的莊嚴妙相。此像髮髻高盤,發絲清晰可見,頭戴五葉花冠,耳邊繒帶向上翻轉,雙耳垂肩,飾大耳璫。面相方正,眉間飾白毫,雙目低垂,嘴角略向上翹,透露出菩薩悲天憫人之義。上身袒露,腰部微扭,重心傾向一側,雙乳微微隆起,腰腹細軟,呈現女性柔美婀娜之姿。上身所著帔帛從雙肩繞兩臂內側自然垂下,胸前飾多組珠串式瓔珞,裝飾繁縟精美。下身著長裙,腰間束帶,其左右亦有珠串式瓔珞裝飾,手腕、臂及足部均佩釧鐲。度母坐在雙層束腰型蓮花座上,左腿橫盤,右腿前伸,右足踏於蓮座伸出的蓮花之上。左手當胸撚盛開蓮花之莖,右手結與願印,手足的關節、肌肉感刻畫寫實而柔軟。臺座爲雙層束腰仰覆蓮形式,上下邊緣飾聯珠紋,蓮瓣滿飾臺座一周,造型挺立,對列工整,具有永樂前期的典型特點。整軀造像黃銅鑄造,胎體厚重,鎏金亮麗,身材比例勻稱,體態曼妙,衣紋流暢自然,質感極強,體現了漢藏風格的特色,爲明代宮廷造像的典範之作。
明代宮廷造像的頂峯是永樂和宣德兩朝的藏式佛像,其風格形成源起於元朝。永樂宮廷「禦用監佛作」作爲最高權力的佛像製作機構,彙集了中原、藏地和尼泊爾的造像高手。他們繼承了元代宮廷造像「西天梵相」風格,在力求符合佛法原旨和儀軌的同時,以別出心裁的構思,變革鑄成獨特的北京宮廷風格,使得造型更加完美成熟,提高冶煉和鑄造技術,彰顯出雍容華貴的皇家藝術氣派,見證了明代漢藏民族之間的融洽關係和頻繁的文化交流,是明朝宮廷藝術的極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