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香港造幣廠刻模試製了一套樣幣,為要更易被中國政府接受,正面採用象徵中國帝王的龍形圖案。同時以上海是重要新興港埠,誤以為採用上海平法有助銷量,因此文字使用“上海壹兩”,可能錯認上海通用的規元含銀九八,將成色定含銀982;其重量則為566格令(合36.67克),系與漕平一兩同。在考慮平衡對等原則下,背面是英國皇室及嘉德勳章圖案(Royal Arms and Garter)。樣幣送了一組到北京但未被認可,此套樣幣泉界習稱“上海壹兩”。錢幣界最早對“上海壹兩”進行考證而有具體結果的是中國機製銅幣大師伍德華(Tracey Woodward)。他在1922年開始注意此幣,至1937年發表研究心得,期間費時近十五年。其結論是“上海壹兩”(Shanghai One Tael)是誤寫,應該是“壹上海兩”(One Shanghai Tael),“上海”一詞是指秤量單位,不是地名,即其本意是“漕平壹兩”,並非只要在上海行用。